川酒发展研究中心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计划
文章来源:admin   发布日期:2013/12/4 18:00:00   浏览次数:3012
 

川酒发展研究中心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计划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教社科[2011]3号文)和《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川教[2012]79号文)文件精神,川酒发展研究中心积极组织中心人员进行深入学习和讨论,制定了以下实施计划。

一、充分认识繁荣发展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意义,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按照省教育厅文件精神和学校领导批示,川酒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积极组织中心人员学习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教社科[2011]3号文)和《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川教[2012]79号文)文件精神并进行深入学习和讨论,这充分体现了“中心”领导对文件的重视,更充分认识到了繁荣发展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

为确保“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心”领导除了组织人员对文件的学习,还加强“中心”的日常规范管理。“中心”升格为省级重点研究基地之后,在原有的基础条件不能适应“中心”发展的需要上,在科技处、国资处以及主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完成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还加大了对“中心”的宣传力度。

由于基础设施和设备的逐步到位,“中心”日常管理更加规范化和正规化。“中心”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2名,负责协助“中心”领导处理日常管理相关事宜;“中心”研究人员所使用的资料室、办公场地正处于紧张的装修之中,即将顺利投入使用,这对“中心”以后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做了重要保障。

二、加强“中心”的科研管理,推动“中心”的发展

首先,“中心”完成了2012年度项目立项工作,经过公平、公正的评审,共资助了45项科研项目,项目立项总经费为110万元,较往年相比,不管是项目申报还是经费资助都大大得到了提高。

其次,“中心”加强科研管理工作。“中心”研究人员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承担省级科研项目20项、地厅级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5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中心”研究人员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40余人次,有效地拓宽了研究人员的视野,推动了学术研究深入开展。

再次,“中心”已在《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上开辟了“川酒发展研究”专栏,为川酒发展相关研究成果提供发表平台;并加强专栏的建设,力争把“专栏”建设成为特色专栏,推动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三、注重“中心”人才的培养,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做出贡献

“中心”始终坚持人才发展战略,注重“中心”研究人员的培养,强调研究人员与“中心”共同成长。“中心”会按照四川省教育厅的指示,全面推进“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大力提高研究人员的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中心”研究人员在去年的职称评定中,已经通过省职称评审晋升高级职称的就有8人,其中晋升教授2人,副教授6人;“中心”研究人员已有4人考上博士研究生,其中1人到美国进行过访问研究。

四、大力推动科研团队建设

“中心”积极加强团队建设,以“川酒资源开发与创新研究、川酒产业与区域发展研究、川酒企业营销与发展战略研究”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建立了三个研究团队;明确了团队负责人及其相关职责,初步确定项目管理中团队的主体作用。

“中心”不断凝练研究方向,“中心”拟将“川酒历史与文化”独立出来,加强该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在研究领域上,逐渐由集中研究川酒发展向全国拓展,并开展广泛的比较研究。

五、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中心相关人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523,“中心”研究员胡北明博士一行3人参加了生物产业与文化民生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与泸州老窖作了很好的交流;“中心”组织专兼职研究人员除了积极开展与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丰谷等共建单位的广泛合作之外,还积极加强与川内其它白酒企业,如水井坊、剑南春等名酒企业的合作,“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肖兴政教授等代表学校与国内多家名酒企业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促进和推动了“中心”与名酒企业的合作机制的建立;同时,广泛开展对中小型酒业企业的技术和咨询服务,为促进四川白酒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应用的贡献。

目前,“中心”正在积极准备和筹办全国学术年会,初步拟定于今年下半年组织召开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并准备出版“川酒发展研究论丛(第一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