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四川名酒企业“非遗”保护可持续性路径研究
文章来源:川酒发展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5/12/3 14:58:00   浏览次数:4158

新常态下四川名酒企业“非遗”保护可持续性路径研究

——以泸州老窖酿造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为例

吴斌1   罗眉1   银元12  周祥生3

(1.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成都  610072;2.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成都  610051;3.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保护部  四川成都  610072)

摘  要:2012年至今,以白酒为代表的中国酒业步入深度调整期,进入“新常态”。中国白酒“新常态”下的转型,首当其冲的是产品面向消费者的回归性变革,即白酒进入更贴近民众生活的大众化消费时代。在“新常态”下,传统酿造中的“非遗”越发凸显其在白酒品牌塑造中的价值。白酒企业可通过坚持本真性传承、立足多层级传习、拓展开放式保存、创新多形式利用、整合全域性推广等路径,实现传统酿造中“非遗”保护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新常态  川酒  非遗保护  路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川酒发展研究中心规划项目《川酒传统酿造中“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机制研究——以泸州老窖为例》(编号:CJY14-1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吴斌(1965-),男,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学

罗眉(1972-),女,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学、文化学

银元(1985-),男,成都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科研处工作人员,研究方向:文化旅游

周祥生(1969-),男,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保护部主任,研究方向:文化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